奧本海默母校|一所英國人創立的德國大學哥廷根
【漢諾瓦(Hannover)】 一直以來想寫一篇大學史,介紹自己的畢業母校——哥廷根大學(Universität Göttingen)。 由於歷史背景太過複雜,搔首踟躕,不知從何開始寫起,遂一直未動筆。直到去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崩逝,又適逢上個月《奧本海默》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,女王崩逝讓我有了寫漢諾瓦王朝的動力,奧本海默讓我有了寫哥廷根大學的決心,醖釀了好長一段時期的「大學史」,終於呼之欲出。 漢諾瓦這個國家在歐洲史上極爲特殊,沒錯!請大家看清楚,它原本是個國家,位於今天德國北部。熟悉英國史的人都知道,英國王室有很長一段時期稱爲漢諾瓦王朝,那是因爲它的主子放下家業,去了英國、當了別人家的國王,從此漢諾瓦便與不列顛組成了共主邦聯(personal union)。 何爲共主邦聯?就是同一個君主同時統治一個以上的國家,雖然是以同一個人爲統治者,但各自有自己的領土、政府與人民,基本上目前的大不列顛依舊是一種以共主形式存在的政治體。 居住在澳洲時,經常聽澳洲人談起獨立的問題,難道澳洲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?正是如此!澳洲雖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,但嚴格說來,它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,而是臣屬於英國王權之下的國家。 然而,德國人何以當上英國國王?隨後又在自己的故鄉建立了一所「英式」大學?追本溯源,就要從漢諾瓦如何與不列顛共主説起? 【亨利八世與英國國教】 這段歷史竟可追溯到亨利八世與他那六個老婆。 1533年亨利八世與情婦安·博林秘密結婚,英國教會便找到了這個好機會,藉機脫離羅馬教廷,緊接著宣佈國王與西班牙公主凱薩琳的婚姻無效、與博林的婚姻具有合法性。 羅馬教廷不甘示弱,便將亨利八世驅出教會,是為英國宗教改革之始。 若不是亨利八世千方百計地想要離婚,英國也不會進行宗教改革,掀起持續一百多年的新舊教衝突,而漢諾瓦這家人也不會進駐英倫三島。 爲了終止新舊教之爭,爲了鞏固英國國教在英國的地位(又譯為聖公會),又想讓英國王位繼承問題永遠遠離宗教改革的腥風血雨,杜絕天主教徒入嗣爲王。於是,英國國會通過一項關鍵性的法案,稱爲《1701年嗣位法令》(英語:Act of Settlement 1701)。 其中規定英國王位嗣位者必須是為新教徒,禁止天主教徒入嗣爲英國國王,英倫最後一位本土女王安妮,若在有生之年未能誕下子嗣,英國王位將由詹姆士一世的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