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25的文章

回老巢

圖片
  今天回去Blogger翻修老巢,除舊佈新,大掃除果然是春節必走的流程。   這個坑已經有兩年沒更新了,兩年前想將Ep艾比索的全部文章拷貝到Blogger,但它的功能實在是太過細緻,連字體都要自己設定,以至於使用起來不夠迅捷便利,因此只拷貝了一半,就放棄了。   時隔兩年,新平臺在尋尋覓覓中,依舊沒有著落,即便不捨,決定將各種雜文日誌歐洲史,全面移轉到方格子,但不含小説,今天又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方格子的房間分類!   唉!工程浩大。   方格子的版面對小説連載來説,並不適合,整體結構就只適用於發表單篇短文,無法連載。幸好去年參加小説徵文比賽,頗有斬獲,既然決定放棄流量,專心創作,小説平台已經失去經營的必要性了,等比賽時,再浮出水面就行了。   目前文章集散地總共有三處︰ Blogger (2021之前)、 艾比索 (2021之後)、 方格子 (2023之後)。   艾比索這個帳號,會持續更新,不會棄坑,但主戰場改成方格子,艾比索只做文字倉儲處。   既然不算離開,也無需說再見,在此祝賀大家新春愉快,萬事如意。

怎麽幫角色取名字

圖片
  方格子週五值日生縱光詢問大家,如何幫角色取名字?我呢!有歷史癖,習慣向歷史取經。   【涅瓦河畔的冬宮】︰寫西方時,撞名的情況特別嚴重,有一次同一部小説裏,就有蘇菲、索菲、索菲婭,撞名三次,誰叫史實也是撞名呢!   當初寫《涅瓦河畔的冬宮》,爲了强調人物及人物關係的歷史性,連續撞名三次,蠻頭疼的,女主凱薩琳大皇(大陸依俄語發音譯成葉卡捷琳娜),原名蘇菲,其兒媳婦原名也叫索菲婭,女皇派去引誘兒子的女特工(女官)竟然也叫索菲婭。   女皇兒媳原本是符騰堡公主(我家公主耶!本人就住在符騰堡,斯圖加特皇宮還保存著女皇與親家的書信),小説中我把符騰堡公主改成了波蘭公主,女皇曾有個情夫是波蘭國王,女皇還真的為國王生了一位公主,不幸十幾歲就夭折了,於是我靈機一動將二人合二爲一。兒媳婦改成波蘭公主的另一個原因是,爲了呼應當時政局,普奧俄三國瓜分波蘭的史實。   【許我餘生,自由】︰是2024年角角者徵文入決選作品,三位主角都取自《將進酒》的「朝如青絲暮成雪」︰趙汝青、慕成雪、何思楚,思則是「絲」,玩的是古詩詞諧音梗。   而何思楚的正宮妻子,取名項明月,取自《春江花夜月》的「何處相思明月樓」,我把「相」與「思」兩字調換了位置,正好是何思楚與項明月的諧音。而項明月的嫁妝就叫做明月樓,讓何思楚拿來包養情婦,用老婆的嫁妝養情婦,夠嗆的!   【食夢貘】︰是目前正密集苦修的一部小説,男主高見深取自明朝深情皇帝︰朱見深,成化帝一生無悔地寵愛高齡愛妃——萬貴妃,是史上著名的姐弟戀,兩人相差十七歲,實則姨甥戀。比起隋文帝與獨孤皇后的一夫一妻,那才叫個至死不渝,萬貴妃薨逝沒多久,朱見深也追隨萬貴妃於地下。   男二與男主是孿生兄弟,取名高見濟。這是有歷史淵源的,成化帝朱見深因父親明英宗親征剌瓦被擒,他的叔父即位為代宗,他這個太子被立又被廢,爾後父親還朝,被軟禁,後又奪門復辟,廢太子復立。另一個被立的太子叫朱見濟,是代宗的獨生子,因此男二便取名高見濟。   爲什麽這麽取呢?小説情節與歷史有些雷同,其實情節並無直接相關,當初在歷史上找一個被立被廢又被立的太子,既深情又廢柴,剛好朱見深很適合我的人設。小説背景並非是父親親征被擒,讓朱見深經歷幾度廢立的命運,而是太子被人暗算、與質子掉包的雙胞懸案,實則太子名位沒被廢,只是「人」被掉包了。   男三北冥,是個修仙真人,取自《莊子逍遙遊》的北冥有魚,其父母...

俄劇葉卡捷琳娜

圖片
  這一週沉迷於俄羅斯影集︰葉卡捷琳娜(Ekaterina) 。   顧名思義,這齣電視影集是講述俄羅斯女沙皇凱薩琳大帝的一生。凱薩琳是以英語發音為準的譯文,中國則常以俄語發音爲準,譯為葉卡捷琳娜,這裏我還是以大家所熟悉的稱呼,稱她為凱薩琳大帝。此影集在亞馬遜公佈的英語名稱是︰Ekaterina: The Rise of Catherine the Great。   此影集2014年推出第一季,預計2022年要出品第四季,每一季製作過程約長達三年的時間,以12-12-16-16的集數呈現,預計推出56集,原本以爲第四季應該不會再推出了,沒想到竟在2024年底推出。   與中國宮廷劇的速戰速決不同,我不禁好奇這到底是一部什麽樣的神劇,需要耗時十年如此漫長的製作與拍攝過程?   目前所呈現出來的劇情,主要集中在凱薩琳年輕到中年的戀情、土俄戰爭與黑海軍艦的建立,戀情主要集中奧拉洛夫與普譚金兩位情夫身上,最後奧拉洛夫得了失心症,普譚金遠走黑海,故事告終。   凱薩琳原名蘇菲(Sophie Auguste Friederike von Anhalt-Zerbst-Dornburg),是一位來自日耳曼的公主,她的國家是今天位於德紹附近、一個沒落公國,被當時的女沙皇伊麗莎白選中,1745年成為俄國儲君彼得的妻子,皈依東正教,並改名為︰Jekaterina Alexejewna。   伊麗莎白是彼得大帝的女兒,自己未能有子嗣,便收養當時已成爲孤兒的彼得,於1742年時冊立他為儲君,她死後繼位為沙皇,史稱彼得三世。而彼得原是伊麗莎白一世嫁到日耳曼北部的同胞姐姐的兒子,是彼得大帝的外孫。彼得在父親亡故後,統治日耳曼這個小邦國,便是今天德國最北部的州︰Schleswig-Holstein。   而彼得三世原本是個在日耳曼成長的德國人,而他的姨母為他討個德國公主,似乎也堪稱匹配,但是彼得卻不喜歡這個索菲亞公主,因爲他討厭任何一個姨母為他安排的女人,兩人結婚五年未曾同房,對她全然以冷淡的態度相對。   在電視劇中兩人第一次見面,公主便以德語嘗試博得諸君的好感,彼得卻冷冷地回絕説,他姨母禁止他說德語。   然而,彼得不僅出身日耳曼,而且狂熱地崇拜當時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,甚至讓他的個人軍隊,全都穿上普魯士軍裝。   他在伊麗莎白駕崩時,將與普魯士的作戰的軍隊撤回,讓原本要潰敗的普魯士軍隊,...

英劇維多利亞

圖片
  最近沉迷於英劇《Victoria》,這部影集到目前爲止只推出了三季,尚未完結。向來不會去看還未完結的戲,這次卻打破了慣例,原因是——實在是太好看了。   近來研讀了許多德皇威廉二世與一次大戰的書籍資料,威廉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孫,想瞭解威廉二世,不可避免地要順帶瞭解他與英國母親與英國外婆的關係。   最近,讀了一本傳記《Die deutschen Kaiserinnen》(德意志三皇后),這三位皇后分別是威廉二世的祖母、母親與妻子,這本書讓我對於威廉二世的家世背景,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。   讀這本書時,心中一直存有一個疑問,爲何出身寒微的德意志末代皇后(昵稱唐娜)會被皇室選上?而威廉一世(威廉二世的祖父)癡心苦苦等待了十年,經過大臣們一連串的審核與研究,爲了一樁王室聯姻呈上無數的稽核報告書(Gutachtung),最終威廉還是得放棄心愛的女人伊莉莎公主(Prinzeßin Elisa Radziwiłł),而他的孫子威廉二世,卻能與在普丹戰爭中失去王位領土的沒落貴族聯姻?   這有一部分是來自英國的因素。   研讀這本傳記時發現,威廉的父親與唐娜的父親非但是大學時代的同窗好友,唐娜的祖母竟然是維多利亞女王同母異父的姐姐Feodora。   既然維多利亞女王有姐姐,那麽她是怎麽當上女王的?   原因很簡單,姐姐是維多利亞母親在德國生的女兒,不是英國人。   在電視劇中,這位德國來的王姐被塑造成,讓女王與王夫意見時常產生分歧、關係產生裂痕的壞女人,女王爲了舒緩與姐姐的緊張關係,便把她的女兒Aldheid(昵稱海蒂)請來英國。   超感意外的是,第三季的最後一集,萬國博覽的開幕式中,出現了幾個觀衆不會注意去到「外國貴賓」,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(其實在那個時間點還只是儲君,並非國王),及其獨子腓特烈王子(也還未成爲皇儲),與西格蒙德王子(Sigmund)。   艾伯特親王為腓特烈王子引薦了自己十歲的女兒維琪,為西格蒙德王子引薦了王姐的女兒海蒂。   正如衆所周知,艾伯特心愛的長女將來是要嫁給普魯士王子的,這一幕若是暗示著將來的婚配的話,這裏要指出一點,按照史實,站在腓特烈身邊的這一位,看似普魯士國王的另一個兒子的人,不是什麽西格蒙德王子,按理説,應該是腓特烈的同窗好友,也叫做腓特烈,是什勒斯維希-霍爾斯坦的腓特烈八世(Friedrich VIII. von Schleswi...

白髮王妃

圖片
 迷上《長月燼明》之後,羅雲熙這位演員引起我的關注,便把他過去演的古裝連續戲略略審查了一下,我這才知道,他之前曾經在《香蜜沉沉燼如霜》中,飾演潤玉一角,廣受好評,據説是仙俠劇的經典之作,沒去追,我對仙俠劇原本就無感,也沒時間去追那麽多的戲。   在寫過男二升男一之後,最近苦思新篇,突發奇想︰若是把男主放在男三的位置,又該怎麽寫?故事要怎麽佈局呢?   《長月燼明》卻爲我指點了一條明路。   《長月燼明》是男主大戲,與上述的「男三升男一」毫無關聯,而是飾演澹臺燼的羅雲熙,曾經演過這樣的一齣戲,這齣戲叫《白髮王妃》或簡稱《白髮》。   在《白髮》這部戲裏,羅雲熙飾演的是男三號,西啓皇帝容齊,但據網稱,男三的氣場壓過男一。   羅雲熙早在2017年因飾演潤玉,被封為古裝男神,很少看新聞的我,六年來沒聽説過這個人。最近因寫霸總甜寵,無意中去看了他與白鹿主演的《半是蜜糖半是傷》,是一部現代霸總戲,他演的袁帥實在是太帥了,這吸引我去看《長月燼明》,會去看《長月燼明》,完全出自這齣戲是他倆的二搭,看完之後覺得,羅雲熙的古裝扮相果然養眼,立馬被圈粉了。   《白髮》講述的可是真真切切,女主一夕白髮的故事,箇中緣由複雜,請讀者自己上網去看。   既然是羅雲熙演的戲,雖然演的只是男三,卻搶了男一的光環,廣受好評,還得了個獎,心想還是抽空去看一下吧!果然有意外之喜,得出來的結論是︰大家若沒什麽時間追劇,這部戲只需看開頭與結尾就夠了,中間部分不需要花時間去看,我自己也只看開頭與結尾,中間太多亂七八糟的狗血劇情,實在是難以讓人持續追劇的熱情。   在最後幾集裏,卻讓人看到男三如何變成男一的逆轉,正是我想要的那種轉折。   西啓皇帝容齊從出生的那一刻起,便從母親身上得到了天命之毒,自幼以珍貴的藥材延續著生命,他曾經說︰「我的身體何曾真正屬於過我自己?」   而他的血卻俱有解毒的奇效,他便以血換血,以命換命,去解西啓公主容樂(女主)的天命之毒,犧牲了自己的性命讓女主活下去。   説來極爲諷刺,容樂當初爲了救容齊,被容齊的母親符鴛(西啓太后)逼著服下天命之毒,服毒之人會喪失全部的記憶,容樂因此徹底忘了容齊。   後來容樂以皇妹的身份成爲和親公主,嫁到了北臨,她與容齊並不是親兄妹,卻因爲失憶而錯認容齊為哥哥。太后爲了報仇,便利用她,使得北臨七王子宗政無憂與大將軍傅籌(兩人其實是雙生子),爲了這一個女...

《空山不見人》簡介

圖片
  薇亦柔止即是原來的Blogger【永矢弗諼】格主Moria Flaig。    現改名為︰ 【 薇亦柔止 】      臉書粉專︰【 薇亦柔止 】   薇亦柔止出身台灣,曾經居住過泰國曼谷、德國哥廷根、法國巴黎、中國北京、深圳、日本大阪、德國圖賓根、美國佛羅里達與澳洲雪梨,擁有多國語言文化經歷,育有英德中三語兒童一名。   現今,帶著孩子在德國黑森林中,享受寧靜澹泊的寫作生活。      遠離車馬喧囂的城市,離群索居於黑森林的一處河谷之中,卻帶著赫曼赫塞的流浪情懷,在網上譜出款款衷情的慢活言情。山居的歲月、山居的幽靜、山居的慢活,山居的心境很純淨、很簡約、很直觀,亦從中得到一種辯證人生的終極。      遂,空山不見人,但聞人語響。

黑森林人怎麽過日子

圖片
  黑森林人喝的是來自山裏的山泉、喝的是自家母牛產的牛奶、吃的是森林裏的蜜蜂所釀的蜜、暖氣爐燒的是自家林地出產的木材,黑森林猶如流奶與蜜之地,與世隔絕。   前兩天房東送來一大盤牛排肉,都是無肥無筋的上好牛肉,分送給我們幾塊嚐嚐。無肥無筋的牛肉適合煎成牛排,諼諼超愛吃牛排,我們高興得不得了。以前還住在雪梨時,由於牛排肉價格昂貴,孩子難得吃到幾次牛排,來到黑森林之後,今天卻有幸嚐嚐鄰家的牛肉。這種牛肉可不是什麼隨便的牛肉,牛可是一位弟兄用無數的愛心、自己放牧養殖的,正是貴森森的有機肉。在市面上,帶骨的牛腳肉,一公斤就要十幾塊,牛排肉一公斤就要三、四十歐元不等,更何況是有機牛肉,隨便買一小塊,都是十幾塊歐元,折合台幣四百多塊。市面上所賣的牛肉聞起來都很腥,但是自己養殖屠宰的牛肉,聞起來卻一點腥味也沒有,還散發出一絲淡淡的香味。   我們看肉打哪裡來,就可以看出黑森林人是怎麼過日子的,事情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。前兩天夜裏,房東到一位弟兄家幫忙屠宰了三頭牛,這三頭牛是全這位弟兄在家養殖來自用的有機牛。黑森林裏到處都是河谷、山坡地,這種畸零地不適合耕作農作物,卻適合牧牛牧羊,於是這裡的人們總是會在自家前門後院的河谷與山坡地上,放牧幾頭牛羊,因此,我們這裡會經常有人家宰牛、宰羊,親友呼朋引伴,大家一同宰牛羊,彷彿嘉年華盛會。   黑森林中還存在著一種傳統的、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,有趣的是,大部分人並非專業農夫,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,養牛養羊則是業餘愛好。像這位養牛的弟兄則在政府的建設局工作,是個土木工程師,負責監督橋樑的維修工程。另外一位在養老院工作的弟兄家中也養了不少牛羊,我總喜歡在他們家做客,因為可以吃到自產的牛肉。這位弟兄下班之後,在自家地裏種菜、放牧、養殖、伐木,都是為了供給自家人所需,他還做木工,家中所有的傢俱、房門、樓梯、地板不僅是出自自己的林地,也都是出自自己的手工藝。還有一位弟兄任職於保險公司,繼承祖上田產,自己種植有機麥子,他的麥子與商業化、規格化的麥粉不同,像米一般,每個品種味道都不同。   黑森林人喜歡食用自己土地產出的蔬果,食用自己土地上放牧的牛羊,養雞下蛋、養蜂釀蜜、植林伐木,木材不僅可以供暖,更可以蓋房子,土地所產出的全部自用,並非為了賺錢贏利。他們還善於互通有無,宰一頭牛,誰家消化得了一整頭?通常在屠宰之前,會邀請親朋好友來幫忙,通常幫忙的人也就是要買...

黑森林裏的山居生活

圖片
  三年前,我們一家收拾了行囊,結束了三年多的雪梨生活,飛往北方昆士蘭,開始歷時一個多月的雨林之旅。在輕撫無尾熊、擁抱珊瑚海之後,隨之,扛著三大箱、拎著小三箱、背上背著沉甸甸的三大包,從雪梨飛往蘇黎世,悄然回到春城無處不飛花的德意志。   在原始雨林中旅行了一個多月,翩然來到了德瑞法邊境的黑森林裏,綠林深幽,夜梟嗚鳴,我告別了車馬喧擾的城市,正式開始了鄉居生活。   德國!我又回來了。   歷經了日本細膩婉約的精緻文化、美國氣度宏偉的地理氛圍、澳洲壯闊奔放的湛藍海洋,三次洗禮,三次文化震撼,我又回來了。無論命運如何安排我到那遙遠的國度裏,令人感到驚訝的是,我總是要再度回到德國這片土地上,仔細探究其中的緣由,連我自己也不禁詫然沉思了。   這回是我人生中第六度搬回到德國,來去德國之間,誰料,我又不小心住了六個不同的國家。而這些國家曾經留住了我的人,皆未留住我的心,多年來心心念念要回台灣,也未能如願以償。這不禁讓我去思索,這到底是為什麼?無論我搬去哪個國家,最終都身不由己地回到德國,真是不可思議啊!   莫非德國這個國家有什麼吸引我之處?也不知是什麼力量一再地引領我回到這裡?仔細想想,德國悠久的歷史文化、深度的思維模式、高度的科技發展⋯⋯   它的確存在著吸引我的魅力。   與其說是魅力,不如説是一種召喚。   然而,德國與我所生活過的國家,最大的不同點在哪裡?不同之處有很多,最明顯的地方是那隨處可見、設想周到的便民設施。在美國連在大城市中,都會讓人感到西部拓荒的困窘,資源缺乏。而在德國,連在這深山裡,窮鄉僻壤之中,隨處可見到德國人對於生活環境經營之用心。   德國人個相當吹毛求疵的民族,説好聽是俱有批判精神,做的不好不完美,會被衆人吐槽的。在力求完美的國家裏生活,不是沒有壓力,一但想到完美主義的好處,周全與便利很難讓人不喜歡,對於德國人的吹毛求疵那種龜毛,也就能多一點包容之心了。   我曾經去過一處深山裏,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,探訪完獨居老婦人之後,走出門外,赫然看見路旁有個公車站亭,隨口問了一聲︰「在這裡也有公車啊!」這個老奶奶便解釋道︰「有個孩子住在這附近,為了孩子能去上學,他們便設了一個站牌。」聽了,不禁令人肅然起敬!這麼便民?單單為了一個孩子而去蓋了一個公車站亭,還蓋了遮擋風雨的屋頂,更具體來說,他們爲了這個孩子安排了一路公車!   德國人除了思考徹底細密之外,...

慢活小説

圖片
  我在第二部『朱夏花落去』中,曾經以相當長的篇幅來寫兩個情人之間的互動,系統出現了統計字數︰九萬字,我竟然用了九萬多字來寫戀人之間的繾綣私語。   我娘忍不住要問我了︰「女兒啊!妳寫了那麽多,怎麽都還看不到什麽情節發展?」   女兒便說︰「女兒想寫慢活,想寫黑森林裏的慢步調,想營造在森林籠罩之下的閉鎖孤城與其中的慢調生活,我想發展一種漫活小説。情節是心理情節、時序情節、心緒情節、獨白情節,以生活細節所誘發的無限聯想來發展故事情節,讓意識剖析在意識流的門前徘徊,不得其門而入。」   「現在讀者喜歡看短文,若是情節不夠緊凑精彩,沒人有心思去看那種以哲思鋪張而成的氣氛與情境。」   「這個我也是知道的。」   爲何我還樂此不疲?   這與我目前的生活環境︰黑森林,無不息息相關。   今人與古人不同,今人不喜歡沉浸於漫漫悠長的時間流裏。而黑森林裏的德國人似乎還活在古時,光是每星期的查經聚會,那種逐字討論的慢步調,又是些保羅書信中的短篇,沒什麽要緊的文字,非要説得很要緊。德國人啊!喜歡分析辯證,對鷄毛蒜皮的小事便有落落長的議論,這也就罷了,衆人莫衷是一⋯⋯沒有一致的結論讓人焦慮啊!我自己也很不耐。   這就是德國人的民族性,喜歡懸念。   這種人生態度很像六十四卦裏的最後一卦,未濟,所有的討論與爭論都留在懸念與未濟的狀態之中膠著著,未濟的前一掛是既濟,既濟接續未濟,完了之後,一切未完了,方能回歸乾卦。   在海德格的『存在與時間』中,將存在一詞分成︰Sein、Dasein與das Seinende等等等,時間性的存在,不斷地在時間流裏的存在,消逝與存有同時並存,存在唯有在時間流裏消逝才能彰顯出存在的本質,存在的本質是有時間性,便是das Seinende,難怪乎,德國人喜歡懸置未完結的狀態。   然而,我所寫的人是古人,是德國人,古人會因爲桃花謝了,而悼念傷懷,德國人會為了一個概念而分析辯證,在懸念中百轉千迴,至死方休。   而今人不會,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民族,也鮮有如此好辯的。   我的故事沒有設計陷害、報仇雪恨、探案推理,只是純言情,實際上,無故事可說,何以我還是説了這麽許多?   真的有人在乎故事嗎?   真的!少了設計陷害、爭權奪利、報仇雪恨,故事本身變得無關緊要了,好像少了一探究竟的動力,換言之,看不下去了。   這兩天陪孩子看完連續劇『如懿傳』,結局超感動的,卻驚...

第一個寫作平台

圖片
  近一年來,由於歐洲肺炎肆虐,小孩賦閑在家,朝夕流連於林間草地捕風捉影,穿梭於雲朵山嵐森林溪水之間。媽媽我呢也跟著足不出門,閉門造文,在家寫小説。   卻發現一件令人挫折的事情,嘔心瀝血寫的小説根本沒人要看啊!大嘆自己的文章被網路化了,不然就是自己寫得實在是太差了。   從教養文跳槽到言情小説,好難喲!   難的不只在於寫作技巧的難度,而且還在於人脈,讀者群不同了,一切要重新包裝行銷。   多年來,我最忠實的讀者無非是我娘親,為了娘親寫親子部落格,讓她也能親炙遠在國外的外孫。無奈啊!我娘喜歡看言情小説,那麽冷門的2E,她看不下去,我只好硬著頭皮攻讀言情。   寫小説當然也不只是爲了娛親,而是,人到中年,若還有一點夢想,不及時去做,更待何時?恐怕就要來不及了。雖然無顔説出捨我其誰,如此自負的言語,但就算是爲了圓夢,人到了中年,以往抓不到的,未來也不可及,不如任性地再活一次。   如今在逐字修改發表時,娘親説了,我寫得太長了,現在的人不喜歡看長文。   天啊!不住台灣的我,怎知台灣讀者要什麽,我只會愣愣地寫、癡癡地寫、惦惦地寫(台語)。小説中的女主角既然能夠望穿秋水,我也能敲醒頑石(暗喻讀者)。   於是突發奇想,倘若想知道,現在的讀者要的是什麽,不如自己做個小實驗︰於是偷偷把教養文貼在文學網站,請大家品嘗一篇教養文中最火紅的議題【專注力缺陷】。   果不其然,沒人要看啊!   在這裏的讀者期待的是愛情文藝片、警匪動作片、清朝宮鬥戲、情欲情色限制級⋯⋯不如正襟危坐,各就各位,讓教養文回歸教養圈。   然而,這裏的閲讀環境如此優美舒適,不能讀到我的興趣、研究與專業,太可惜了,凡事總是有第一次。   我便決定去做這個第一次的蠢事,在這裏,鄭重向大家深情推薦我的教養部落格︰【坐看雲起時】

三語兒童看清宮劇

圖片
    新冠肺炎在歐洲大流行已經年滿一年了,不是人的身體受到感染,而是人的思想全受到嚴重感染,學校持續關閉狀態,恐慌在人世間持續擴散著,社會生態訇然而變。   然而,宵禁、管制、禁閉的時代卻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山居生活。孩子賦閑在家,成日徜徉於山谷之中,在這片爛漫春光裏,總是會看見孩子騎車、騎馬、玩沙的身影。   孩子追著牛羊馬跑,我的孩子是放牛的孩子。   課業成績怎麽辦?這樣的時局之下,還在乎什麽?一年都過去了,孩子卻玩得很開心,似乎,這才是最要緊的事。   該感恩的是,森林阻隔了喧嚷塵世,沉澱了我們的心思,讓我的孩子能安居於一處寧靜的山谷之中,聽松濤、看雲起、尋夜梟、滑雪橇、與堂妹吵嘴⋯⋯   諼諼這個小屁孩,從小浪跡天涯,五歲時,五大洲除了非洲沒住過,他統統住過了。然而,浪跡天涯不如根深蒂固,如今來到了這麽一處小山谷,山谷給了他另一種人生,他終於有了青梅竹馬,終於有了兄弟相伴,終於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︰認同。   認同一個家族,認同一個語言,認同一個文化,認同一個國家,雖然諼諼不識字,這在媽媽心中總留著一絲淡淡的遺憾,但認同總比識字要緊多了。   遠離塵囂,蜷居於黑森林谷地,眼到之處只有森林,更遠之處還是只有森林,多享福啊!以前忙著到處去,走過千山萬水,不如這一片深幽的森林,人閑下來了,心終於靜下來了,忽有看連續劇的心情。   學校既然罷課,孩子閑閑無事,那麽,就陪同媽媽一同看清宮陸劇吧。   我的人生距離那個閤家促膝於客廳沙發上,一同享受連續劇的時代已經十分遙遠了。現在是唯我獨尊的時代,現在的人都有自己的銀幕,毫無妥協地只想看自己想看的戲,而我家從來不看任何戲,始終如一維持了十幾年。   已經十幾年不看連續劇了,也不知道近年來拍的戲可真多,一時不知道要看什麽?沒關係,可以先向網路打聽看看。十年前孩子剛出世時,錯過了超人氣的『甄嬛傳』,那麽就先看近兩三年出品的『如懿傳』吧!   去年年底,我們母子倆才一起看了『延禧攻略』,聽説這兩檔戲當時還同步推出,原本不想看『如懿傳』的,同樣的戲看了兩齣,有點傻。網路説是,這兩齣戲的人設截然相反,最近潛心寫小説,對於人設一詞,也是最近學到的,一時好奇。   再説,同樣一段歷史看兩次,從母親的角度來看,這也可以加强孩子的歷史教育,不如再看一齣乾隆朝的戲也無妨,那麽孩子對乾隆皇的印象就能更加深刻了。   沒想到,我還真喜歡周...

與第一個寫作平台情深緣淺

圖片
【前言】與第一個小説平台的緣份,情深緣淺。Ep寫作環境優美,編輯功能獨具特色,兼具詩意與美感,最重要的是沒廣告,沒有辣眼睛的漫畫。雖然它還未徹底斷線,但得趕緊做鏡像拷貝,輾轉來到了方格子。   今天原本是個慶祝薇亦柔止在Ep誕生滿月的好日子,再加上她的主打作品【孤城春深處】被入選了文學牆,錦上添花,喜上加喜,讓薇亦柔止這個小妮子高興得合不攏嘴,恍覺前途似錦,一片光明。就像賣鷄蛋的女孩,籃子裏只裝了幾顆鷄蛋,心裏面就想著那一條牛了。   正想著牛時,未料,幾乎在同時間内,Ep站長發了另一條訊息,説是要收年費了,鷄蛋果然破了。   這還不打緊,家裏卻又遭逢了另一件大事情,房東在這燃眉之際宰了一條牛,急需要人手去幫忙煮牛肉,作者要寫文也要生活,自顧不暇之際,哪來的心情去寫啥付費風波心得。   當我讀到站長的訊息時,心情就像當年我兒子出世時,原本母子連體,臍帶訇然被割斷,母子一分離,兒子馬上被送入新生兒科的加護病房,生死一線間,為娘的只有憂心如焚四字可以形容。幸好,嚴重缺氧的兒子被救活了,日後順利成長到十歲,雖然因缺氧而留下了點缺憾,發展性動作協調困難而不「太」會寫字,整體而言,他是一個聰明健康、非常乖巧的孩子。   而薇亦柔止,打從2021年3月23日出生起,上帝卻只給她四個月的存活時間,而她可是爲娘懷胎十月,嘔心瀝血寫出的小説,到目前爲止只更新了一小部分,孩子就被判得了絕症,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,才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啊,我可是有四部曲要改耶!   也顧不得宰牛如此大事,在衆人忙得不可開交之際,不得不偷閑上網跟上帝抗議。   薇亦柔止天生體質不佳,在國外出世,她的母親在台灣沒有銀行帳戶,年費臺幣一百元,雖然只是區區兩塊五歐元,很少很少的錢,卻是無限無限的煩惱與麻煩。她的母親美其名曾經遊走各國,卻連一張信用卡都沒有,正因爲遊走各國,是個什麽都帶不走的命,購物只會讓行李箱更加沉重,因而從未網購過,家徒四壁,身無障物,身外之物盡量精簡成一隻隨時都可以帶得走的皮箱。   不僅如此,這個媽媽還是個網路路癡,網界視野不夠遠不夠深,連「腐文」一詞當初她還看不懂!在年費論戰中有太多看不懂的用詞,讓人更加困惑了。   而我家的狀況是,匯款一事,住在台灣的老阿媽根本幫不上忙,皆緣於老人家不善於操作電腦啊!   薇亦柔止跟【孤城春深處】裏的茉莉一般,無人緣、地緣、人脈、網路語言不通,先天不足,後天...

原來自己也曾網紅

圖片
  我的近況不得不逼迫我去思考一個問題,爲何改行寫小説?其實自己思考的方向並不是在於爲什麽改行?而是既然都已經改行了,就要想想如何走下去。   要怎麽走下去,先看看來時路的足跡,今天查了自己寫過的教養文,卻有驚人的發現,根據Blogger的統計數字,我的部落格【 永矢弗諼】最高峰發生的時間點是在2018年的元旦,瀏覽次數163622,這個意思是一日之内超過十六萬點閱次數嗎?我懷疑這個數字作假?因爲當時身爲作者的我並毫無感覺。    Blogger屬於谷歌系統,中國人是看不到我的文章,我的讀者大多是在台灣與海外,這麽小衆,而我的題材卻僅局限於2E ( twice exceptional )與三語( trilingual ),學障資優三語這麽狹隘的議題,冷門還能製造網紅,真是見鬼了。    PS不信者,可以私訊於我,最近學會了一項電腦功能,叫做截圖,意思是說我有證據,不是空口無憑,蓄意以吹牛製造高人氣的假象。唉!放我一馬吧!就算曾經有過人氣,那也是陳年往事,自己還不知情,現在拿出來說,除了自娛娛人、自我解嘲之外,我還能怎樣?   這些都不是重點,重點是,三年後的今天我才發現了這件事情,我總是後知後覺,與網紅擦肩而過,現在可是後悔莫及啊!   那天我在做什麽?不知情的我,當然去雪梨歌劇院和達令港看煙火。   看完煙火之後,就雲淡風輕地到昆士蘭珊瑚海渡假,不久之後,告別雪梨歌劇院,離澳返德,不久之後,移居黑森林,過起隱居的生活,既然要隱居,就要斷捨離,於是我便狠下心抛棄了臉書與部落格。   處處有神蹟!部落格被我打入冷宮之後,奇妙的事情發生了,點閱率居然每天都還有成長,並非處於靜止狀態,真恨啊!部落格怎麽不是比特幣⋯⋯   這三年之中,我又做了什麽?   一言難盡!   我翻譯了一本書,還寫了小説四部曲。當初,若不去翻譯那本書的話,説不定一年前,就不會離棄我的部落格,教養文還會繼續寫下去,寫到小孩長大,寫到小孩以三語談戀愛,寫到孫子學三語,這也説不一定。最近跟作者談修文時,心中五味雜陳,不知是要說,因爲翻譯此書而開啓了另一條新路,還是因爲翻譯此書而斷絕了我的後路。   然,既然要改行,就要知道行情,幾個月前去了鏡文學探路,只得到一個結論,點閱率是零,既然是零,那我還混什麽?浪子回頭金不換,儘早覺悟,回歸本行啊!但是我還是不死心,我太愛我的莫利斯!   幸虧有神帶領,這一次我...

花島與陌生人交換日記

圖片
  在過去的歲月裏,我算是一個寫部落格寫得勤、寫得多、發表多的作者。部落格【永矢弗諼】原本是為自己的媽媽與兒子而寫的,在它存活不到六年的生命裏,它的本質卻悄悄地起了變化,身爲作者的我,也跟著改變。   最近參加了EP所舉辦的【陌生人交換日記】的活動,哇!與一個陌生人交流,讓我憶起小時候交筆友的經驗,那一個紙筆時代實在令人懷念啊!原本以爲可以洋洋灑灑寫出一堆。   但事與願違。   陌生人與媽媽不同,可以剖析、傾訴的事情有更多更多了,可幸的、不幸的、值得驕傲的、羞愧的、光明的、黑暗的⋯⋯多如牛毛,一言難盡啊!怎會寫不出來呢?   然,今早一覺醒來,指尖凝力在鍵盤上,心中卻是如此荒蕪,連一根草都未長,遑論在心中開出一朵花,一鍵未落,腦中毫無綠意。   恍然之間,我意識到某一件事情在我身上發生了,我失去了為特定某一個人而寫的能力。   長期寫網文的我不知不覺中,被形塑了一種思維模式︰公開欲、發表欲、自我實踐、自我膨脹⋯⋯   昨日是母親節,等我意識到時,母親節早已發生了,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之下,便趕緊到花園裏照了幾張鬱金香的照片,權當作康乃馨,在一秒鐘之内將花傳到媽媽的臉書上。   媽媽收到了那有形象無實體的鬱金香,便按了讚。就只是一個讚,我便馬上領受到媽媽滿滿的母愛。在今天這個世代裏,隔著千山萬水,從德國到台灣,傳遞一朵花的時間不到一秒鐘,所傳遞花朵卻是虛擬的,然而也只能是虛擬的。   但願在這虛擬世界中,媽媽在彼端有收到我這一端的真情真意。   認真分析起來,母親節是為我這種需要母愛的孩子設立的。當初,孩子是爲母愛而生的,長年流浪異鄉的我,需要故鄉、需要母愛、需要媽媽。部落格雖説是為母親而寫的,其實是要讓媽媽更愛我。   世間有哪種愛至死不渝?母愛!從出生到現在,我從未懷疑過。   在虛擬的世界裏,母愛從不會因爲電子化而褪色,反而更强烈、更直接,一秒鐘的傳遞多迅捷,多讓人感動啊!這就是母親偉大的地方,她永遠不會對孩子說不好或是太少!母愛對每一個孩子來説,永遠獨一無二!   在同一時間裏,在【與陌生人交換日記】的活動中,我嘗試著回答EP所設計的第一道問題︰如果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人中任意選擇,你最想邀請誰共進晚餐?   既然是在虛擬的情境之下進行,一個腦中充滿浪漫情境的言情小説作家,會想邀誰共進晚餐?當然是與自己小説中的男主角莫利斯。不久之前還有網友留言給我,尋尋覓覓,百轉千...

回首疫情

圖片
  約書亞與迦勒說︰「我們所窺看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,耶和華若喜悅我們,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,把地賜給我們,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。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,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(偉人)⋯⋯」   全會衆說︰「拿石頭打死他們二人⋯⋯」  耶和華說︰「他們斷不得看見我向他們祖宗所起誓應許之地,凡藐視我的,一個也不得看見;唯獨我的僕人迦勒,因他另有一個心志,專一跟從我,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,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爲業⋯⋯」   ——『民數記』十四章     肺炎從去年開始肆虐至今,最讓人害怕並非肺炎本身,不是迦南地的巨人,最撼動我們的心志並不是驚人的數字,不是從印度傳來的路有凍死骨的驚心畫面。   而是「拿石頭打死他們二人⋯⋯」這句話。   我曾經向會衆提出一個問題︰「如果明日肺炎徹底消失了,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所有問題就會一夕之間消失嗎?事實上,無論是夫妻之間、朋友之間、家族之間、弟兄之間、政治社會⋯⋯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已經回不去從前了。我們現在要處理的問題並非肺炎,而是人際關係。」   今天的問題已經演變成不單單只有戴不戴口罩這麽簡單一回事,種種種都是人與人之間的角力、中傷、背棄、無止境的要求與洩憤,弟兄之間互相詆毀,家族之間支離破碎,畢業後從未再謀面的同學,在網上起了爭論,至死方休,既然同是流浪在海外的遊子,本是同生根,相煎何太急?   爲什麽?   大家都在發洩不滿的情緒。   首先,陰謀論出現。   在武漢肺炎爆發大約半年前,德國政府已經著手進行所謂的短工政策,也就是將工時銳減三分之一,所得較少部份由政府撥款補貼,所有的企業都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請。在這個政策之下,企業便不會去裁員,裁員就不會造成失業,員工也不會因爲工時減少而離職,更不會因爲收入減少而造成生活困難。這個政策原本的立意是要保證社會穩定發展的,是爲了防止大量失業人口出現,但偏偏遇到了肺炎,德國人民質疑了︰   德國首相Merkel如何在肺炎爆發前先知?如何做了如此完善的防備措施?早在中國爆發肺炎前半年就推行此政策,並在肺炎爆發前夕開始實施。   這事情不是太巧了嗎?   【説明】︰在德國失業是保險的概念,凡工作者都要投保失業保險,若是有大量失業人口出現,政府則要花費更多的金錢去支付失業保險。   再者,天時地利。   去年秋冬特別冷,今年春天更是猶如寒冬,五月了,冬天竟遲遲未歸去,更巧的是,這是全球冷化的現象,在...

爲何山居

圖片
  親友當中不少人知道,我抛棄美國、離別雪梨,目前隱居於人烟稀少的黑森林之中。爲何是黑森林?要隱居的話,南投溪頭也很美,何苦跑去黑森林?説得可真好啊!我也想回去南投名間跟堂妹擠一起,但重點並不是溪頭還是黑森林。   而是森林。   森林是什麽樣的境地?綠意不絕,渺無人烟。空山不見人,王維詩中最絕妙的一個字,便是「空」,空嘛!什麽都不是,同時亦是什麽都是,多美好的意境,黑森林便是這樣的地方,又空又滿。   在這裏大概要等上兩個小時,門前才會有輛車緩緩駛過。那豈非化外之地,換言之,蠻荒之地?嗯!手機沒有訊號,也沒有電視天線,我們像山頂洞人一般過著沒有電視手機的日子。   哇!沒有手機!人類文明如何進化到沒有手機的時代?   正是!一點都不誇張,因爲沒有手機,很多事情便做不了,無法使用Line、WhatsApp、WeChat,對台灣人來説,如何與家人聯絡?這裏根本是絕望之谷!這就是山居生活美好的地方,無事不會有手機來叨擾。   晨間坐看山嵐出谷,飛鴻凌空盤旋,夜間傾聽夜梟嗚鳴,擡首悄然望見月牙如鈎。足跡所到之處,皆有月娘來相伴,月就是娘,若是想念故鄉的娘,偶爾擡頭看她一眼,明月照著我思親的心,也同樣照著故鄉的娘。然而,無論走到哪裏,此月非彼月,月是故鄉圓,她的面孔竟是如此變化多端,山谷裏的夜空特別深黑,一勾銀白月牙,顯得特別地清亮,幽幽掛在山尖處,是城市裏看不到的景緻。   挺像我小説【孤城春深處】中所描述的景象,正因爲四目所及莫不靜好,恍若人間仙境,職是以故,讓心念沉澱於此,讓筆尖流連於此,讓編織愛情的夢想產生於此。   全世界華人最鍾愛的移民目標,我抵達了,如今卻讓孩子蜷居於一個不知名的河谷之中,爲娘的怎不爲將來孩子前途設想啊?教養媽媽之名一夕崩潰。   虎媽的追求、虎媽的執念,全體華人媽媽的追求與執念,移民不就是爲了孩子更美好的將來。   原本秉持著同樣執念的我,隨著命運的輾轉,來到了黑森林。山野單純的生活,讓我的思考徹底翻轉了,其實教養很簡單,讓孩子終日徜徉於山林之中,山花爛漫之處,便是教養了,媽媽的想法隨之變得純粹與簡約,文章風格徹底轉型。   回首來時路,我禁不住要問了,就算移民到了美澳,就真的是抵達了應許之地嗎?孩子便真的有了美好的將來嗎?   不是的,森林裏的孩子,他們的將來一樣美好,甚至更美好。   因爲,而大家腦中所存在的美好圖像是有代價?衆所周知,...

雪梨歌劇院慶元宵

圖片
  恍然之間,已經入春了。   之前元宵節時,原本想分享臉書又再次幫我拾回從前、那些在雪梨渡過元宵節的記憶,無奈近來實在是太忙了,在分身乏術之下,就忘了。   沒錯!雪梨歌劇院也爲中國移民慶祝春節與元宵節,只不過是春節與元宵節與端午節一起慶祝。在雪梨划龍舟是春節時,並在歌劇院與圓型碼頭之間擺設了許多花燈,供民衆觀賞。在炎炎夏日高昂的渡假情緒中,元宵花燈不但是寥慰東方移民的鄉愁,更是跨年煙火的續集。   在烽火連天的今天,疫情隔離的時日裏,往年施放跨年煙火時,歌劇院方圓十里總是擠滿了人山人海,如今改成電視實況轉播,不知道春節的花燈是否也連帶取消了?   雪梨的冬天,北半球的夏天,也有聞名的燈光節,雪梨歌劇院一改潔白清麗的面目,變得五光十色,幻麗妖艷無比。   在世事難料的今天,不知布拉格之春何時才會到來?    PS『布拉格之春』便是我最愛的一本小説『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』改編拍成電影。

黑森林人宰牛防疫

圖片
  今天是聖靈節,卻早早被預測疫情會趨緩,親友中不少人趁著聖靈節假期,連夜開車趕往法國科西嘉島渡假。而位於德法邊界的世界之最(號稱全世界最好玩的遊樂園),遠遠勝於迪士尼樂園的歐洲公園終於允許開放了,因爲離此地不遠,便有人動念想要前往,卻因爲人數的限制,目前只開放網上預定門票,早早就被搶購一空,一票難求。   今天卻難得出了一趟遠門,既然所有的景點全部關門,不然就是管制嚴格,因此只到郊外散散心。打從去年夏天起,除了購物之外,未曾真正地出過一趟門,恍覺田野景色驟變,耳目一新。   原來是油菜田開花了,春天是油菜盛開的季節,一望無垠的黃,像是為大地鋪上了黃色的地毯,真是美極了。   隨著德法管制鬆緩,在台灣反而出現了疫情,全國進入警戒狀態,甚至在戶外慢跑也要戴口罩的地步。我們這裏戶外是完全不需要戴口罩的,只有進入公共場所才必須戴口罩,進入養老院、醫院、學校、工廠之前,則必須做黏膜測試,採集唾液或是鼻腔黏膜,但是進入大學裏則完全沒有管控與測試。   去年在疫情爆發時,初期衛生紙嚴重缺貨,除了衛生紙之外,我還囤積了一堆罐頭、意大利麵與燕麥片,平時不甚喜歡吃罐頭的我,一年下來,櫥子中還剩下一堆沒吃完。這一年來發現,物資都未曾短缺過,食物一直供應充足,因此漸漸鬆懈了囤積糧食這件事了。   雖然如此,黑森林裏的人依然保有二次大戰以來的傳統︰慣性的囤積物資與糧食,他們是平時就囤糧,更何況在這個肺炎時代?   黑森林人如何防疫?便是宰一條牛。   黑森林人認爲防疫首要之務便是解決物資供給、確保糧食來源不缺。我們這裏有菜圃,現正值春天,正是撒種、種菜的好時節。此外,一般德國人會在地窖裏囤積馬鈴薯,秋收的蘋果榨汁或做成蘋果泥,花園裏採收的水果會做成果醬,秋收的蔬菜冷凍於冷凍庫,鷄蛋是自己的,牛奶是自己的,因此,在物資最缺乏的時期裏,蔬果蛋奶也勉强算是能自給自足了。   再來要解決的便是肉品的來源,這裏最令我感到新奇的事情便是宰殺牛羊這件事情了,我曾經寫過【黑森林人如何過日子】一文,曾經談到我們這裏的人屠宰自家養的牛隻,作爲日常肉品主要的來源。   德國人不怎麽喜歡吃羊肉,因此所豢養的綿羊通常直接賣掉,牛便不同了,他們喜歡吃牛肉,養的牛則通常是爲了自家食用。   前些日子我們這裏宰殺了一頭牛,除了冷凍之外,我們還把牛肉煮成四種口味,保存在玻璃罐内,這四道菜便是︰   意大利麵肉醬、煎肉丸子、...